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2025年6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布了一系列激烈言论,几乎以最后通牒的姿态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并放言称自己掌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实时位置:“美国知道他在哪,虽然现在不会刺杀他,但我们的耐心已然耗尽。”与此同时,特朗普紧急召集国家安全团队,在白宫战情室展开了一场持续90分钟的会议,讨论如何让美军介入以色列的空袭行动,三艘航母战斗群与F-22、F-35隐形战机也在加速驶向中东地区。局势显然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24小时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身着黑色长袍出现在伊朗国家电视台的镜头前,背后摆放着被击落的以色列无人机残骸。他在全国讲话中目光如炬、直视镜头,语气坚决:“伊朗绝不会投降,我们也永远不会原谅以色列对我们领空的侵犯。若美国出手干预,必将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他特别放慢了语速,深刻强调道:“若敌人感知到你的畏惧,他会更加张牙舞爪。”这一句波斯谚语通过国家电视台迅速传播,德黑兰市民在防空警报响起间隙,纷纷用手机转发着领袖的誓言,街头弥漫着一股坚决的气氛。
展开剩余78%一、美国急迫参战:以色列的“破房子论”与特朗普的战争投机
过去72小时内,以色列国防军的军事行动为特朗普采取强硬立场提供了“战术背书”。以色列宣称已经摧毁了伊朗70多套防空系统,成功在德黑兰西部取得了制空权,并且击落了四架伊朗的F-35战机。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国家安全顾问哈内格比在17日明确指出:“除非摧毁福尔多地下核设施,否则军事行动不会停止。”这座深埋在山体80米下的铀浓缩工厂,被五角大楼视为“中东核平衡的最后一道防线”。
特朗普的决策逻辑随之显现:以色列传递的信息暗示,伊朗就像一座随时可能崩塌的“破房子”——纳坦兹核设施的地面铀浓缩厂已经被卫星确认遭遇“重大损毁”,而伊斯法罕核基地四座关键建筑也出现了坍塌。此时,美国若加入空袭,派遣B-52轰炸机携带30吨钻地弹攻击福尔多设施,或许能“一举摧毁伊朗的核威胁”。特朗普拒绝签署G7停火声明,提前离开峰会的举动更暴露了他将这场中东危机视作重塑美国全球霸权的赌博:通过摧毁伊朗的核能力,迫使沙特等逊尼派国家与以色列完成升级版《亚伯拉罕协议》,从而改变整个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二、伊朗的“持久战”底牌:地下长城与区域反制网
哈梅内伊的强硬并非空洞的威胁。国际原子能机构18日证实,尽管纳坦兹等表面核设施遭到损毁,福尔多地下核工厂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外围的辐射水平也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一事实印证了伊朗的“地下战备”计划:福尔多设施设计之初就有抵御钻地弹袭击的能力,而革命卫队早已将导弹生产线和指挥中枢转移到地下隧道系统中。伊朗原子能机构的主席伊斯拉米同日宣布:“我们的科学家仍在岗位上坚守,人民不会向外部压力低头。”更让西方国家感到不安的是,伊朗手中还有一张“区域杠杆”的王牌。
当特朗普声称“完全控制了伊朗上空”时,胡塞武装已向以色列发射了12枚巡航导弹,而伊拉克民兵也对美军在叙伊边境的Ayn al-Asad基地发动了攻击。伊朗外长早前的警告逐渐变成现实:“若美国介入,战火将蔓延至整个地区。”最具威胁的棋子仍然是霍尔木兹海峡——这条全球20%原油运输的咽喉要道,一旦被伊朗利用水雷和反舰导弹封锁,全球油价可能会飙升至每桶200美元,引发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通胀危机。
三、战争泥潭警报:帝国坟场的历史轮回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17日的言论直指要害:“美国的介入将会将地区局势拖入更广泛的冲突,这对任何国家都没有好处。”回顾美国的战争史,从朝鲜半岛的“错误战争”(造成3万美军阵亡)、越南的“橙剂地狱”(耗资8000亿美元),再到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谎言”(导致25万平民死亡),所有美国曾经的“速胜幻想”最终都演变成了漫长而痛苦的持久战。
如今,特朗普的决策团队似乎对历史选择性遗忘:以色列宣称“三天内瓦解伊朗防空”的乐观预测,正如小布什时代的误判——当时他误认为伊拉克民众会在美军的到来后投降并举白旗迎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8日的言论中指出:“那些对以色列有特殊影响的国家,尤其应该秉持客观和公正的立场。”这番话显然是在隐晦批评美国对以色列行动的纵容,警告此举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冲突。
临界点上的三种未来
1. 有限战争(45%):美军协助以色列摧毁福尔多核设施后撤离,伊朗可能会用导弹报复以色列,但会尽量避免针对美军的打击。双方在国际压力下达成停火协议,战事暂时得以平息。
2. 全面战争(35%):如果美以继续扩大战争,空袭将扩大至伊朗的石油设施,革命卫队可能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胡塞武装则可能会袭击沙特油田,全球油价随之飙升至每桶200美元。
3. 政权崩溃(20%):哈梅内伊及其核心圈层被持续斩首(已有8名顾问被清除),经济崩溃引发大规模内乱,伊朗政权在极端压力下倒塌,中东可能会陷入比叙利亚更为混乱的权力真空。
发布于:天津市联华证券-炒股开户平台-最好股票配资-本地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